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临床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常见方法,可快速恢复心肌血供,但术后仍存在冠状动脉再狭窄、恶性心律失常、运动耐力下降等情况,给AMI患者的生活和预后带来严重影响。需加强PCI术后心脏康复护理。心脏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医疗,为患者康复提供多方位支持和指导。Ⅰ期心脏康复为院内早期康复,适用于住院期间的危重症患者。研究表明,急诊PCI患者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与患者的自主神经失衡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用于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但其受影响因素较多,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 DC)可检测自主神经张力,DC值减低对AMI后的全因死亡具有较强的预警作用[5]。鉴于此,本研究分析Ⅰ期心脏康复对急诊PCI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减速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手术治疗并接受Ⅰ期心脏康复的80例急诊PCI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常规康复的80例急诊PCI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有可比性,(表1)。本研究经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研[2022]第[013]号),所有纳入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
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标准;②起病12h内成功实施急诊PCI;③Killip心功能分级Ⅰ~Ⅲ级。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②出血倾向者;③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④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者;⑤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⑥术后24h内出现新的心功能失代偿表现;⑦术后第2d左心室射血分数<35%。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①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术部位出血情况;②术后卧床48h后,鼓励患者自行进餐或床旁站立活动;③遵医嘱服药并提供心理评估。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Ⅰ期心脏康复干预:①组建团队:多学科合作,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②康复运动:a.早期活动:术后床上进行关节运动;主动床上活动;可坐轮椅,床旁站立,慢走15~25m,2次/d;中速步行25~50m,2次/d;中速散步100~150m,2次/d;中速步行200~400m,2次/d,可上下两层楼;b.呼吸训练:腹式呼吸,3次/d,每次3组。两组各干预7d,随访6个月。
1.4 评价指标
①HRV、DC:PCI术后24h、干预7d,使用动态心电记录仪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通过分析软件自动计算相关数据,包括24h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方根(RMSSD)、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50ms的个数所占百分比(PNN50)。对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分析计算DC值。②心功能:干预前、随访6个月,采用超声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③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随访6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总分100,分值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Cronbach'sα系数为0.904,效度为0.886。④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随访6个月,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8]评估,总分27~135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Cronbach'sα系数为0.913,效度为0.904。⑤生活质量:干预前、随访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共36个条目,包括8个维度,每个维度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Cronbach'sα系数为0.902,效度为0.857。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干预7d,两组SDNN、rMSSD、SDANN、PNN50、DC高于PCI术后24h,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LVEF均高于PCI术后24h,LVEDD低于PCI术后24h,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2 两组患者BI和CSMS评分比较
随访6个月,两组BI和CSMS评分高于PCI术后24h,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3)。
2.3 两组SF-36评分比较
随访6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PCI术后24h,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4)。
3 讨论
急诊PCI虽然可改善心功能并降低AMI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无法逆转斑块进程,部分患者仍存在再发AMI、冠状动脉夹层等风险,术后积极进行规范的康复干预可优化转归。
Ⅰ期心脏康复应用在急诊PCI术后无并发症患者中,卧床12~24h,通过运动、心理支持、营养指导和管理心脏风险因素等,可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疾病风险。HRV可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对预测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具有指导意义。DC值反映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则提示猝死风险增加,检测敏感性高达80%,优于LVEF和SDNN,对改善PCI术后DC水平至关重要。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DNN、rMSSD、SDANN、PNN50、DC高于对照组,与护理方法呈正相关,提示Ⅰ期心脏康复可提高PCI患者HRV、DC。呼吸训练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低强度康复运动改善HRV和血液循环,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LVEF与护理方法呈正相关,与LVEDD呈负相关,提示Ⅰ期心脏康复可改善心功能。早期康复训练增加肺通气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心功能。此外,观察组BI、CSMS及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Ⅰ期心脏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康复训练促进代谢平衡,提高纤溶酶活性,降低血小板活性,减少血栓形成,通过协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等方式,予以改善心功能。
综上所述,Ⅰ期心脏康复可显著改善急诊PCI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通过早期干预、系统训练和综合护理措施,为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了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略
作者:谭钢文[1] 卓锦屏[2] 汤德欣[1] 邱鸿桢[1] 朱小瑛[1]
单位: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1]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2]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5年7月第17卷第7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