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急性病症,该病发病急,预后较差,若治疗不及时,易对心脏产生不可逆损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治疗AMI的方法之一,其可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恢复心肌血供,但PCI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肌受损或运动耐力减退等情况,从而增加不良并发症发生的频率,因此对AMI患者实施有效的心脏康复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早期的心脏康复是一种结合多种方式的综合性康复方案,其目的在于借助康复训练、社会干预等方法来全面优化患者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助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为深入探索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计划在AMI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3),(1)纳入标准:①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中AMI的诊断标准;②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辅助确诊;③均接受PCI治疗。(2)排除标准:①伴随严重合并症如心功能衰竭;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④合并凝血、免疫功能障碍;⑤合并肢体功能障碍。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3~75岁,平均(60.16±7.28)岁;病程30min~9h,平均(4.13±0.61)h;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及大专16例,大专以上7例;心肌梗死部位:前壁15例、侧壁7例、下壁9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6岁,平均(61.24±7.36)岁;病程29min~10h,平均(4.21±0.50)h;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大专14例,大专以上7例;心肌梗死部位:前壁17例、侧壁10例、下壁6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嘱患者按医嘱服药,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日常生活建议,并在家属协助下逐渐开展下床活动。
观察组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详细举措如下:
(1)组建专科护理组:由执行护士、康复医师、临床医师共同组成,对团队成员开展全面的考核与培训,通过考核后方能加入护理实施中。(2)制定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策略,内容包括术后健康宣教、生活指导、运动指导。具体举措如下: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采取分发宣传册及播放视频等手段,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早期行心脏康复的目的、预期效果以及执行流程等内容,强调该计划重要性,提高患者与家属的认知与配合度。②生活指导:术后72h,嘱患者在病床上完成洗脸、排泄等日常活动,但需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或心电监护下进行。术后第4天,患者可在床边的椅子上进行基本的日常活动,但仍需家属协助进行。术后第5~7天,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去前往卫生间排泄、沐浴,严禁独自沐浴,所有活动需在家属陪同或心电监护下完成。③运动指导:术后24h应卧床休息,可左右翻身,训练患者床上排便,指导患者呼吸训练,5~10min/次,2次/d;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关节的主动与被动活动,鼓励患者主动翻身和更换体位;术后第4天,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床边站立训练,5~10min/次,2次/d;术后第5天,患者在床边进行缓慢坐起和站立训练,5~10次/min,2次/d;由家属陪同扶床慢走25~50m,2次/d;术后第6天,在室内扶墙慢走50~100m,2次/d;术后第7天,病房走廊散步200~300m,下一层楼梯,2次/d;术后第8~9天,病房走廊散步500~600m,上下一层楼梯,2次/d,运动训练逐步加强,若运动时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胸闷等症状时应终止运动。
1.3 观察指标
(1)通过6min步行试验来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水平,使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diameter, LVED)进行检测。(2)依据科室自制依从性评分量表,该量表共2个项目,包括康复运动依从性和运动监测依从性,每项分值为20分,分数越高,依从性越佳。(3)使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来评估护理工作,该问卷含4个项目:服务态度、护理安全、护理成效、健康教育,每项分值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心功能与运动耐力、依从性、满意度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与运动耐力对比
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LVED值低于对照组,LVEF值与6min步行试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依从性评分对比
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运动监测及康复运动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AMI患者来说,PCI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等风险。因此PCI术后早期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而言极为重要。心脏康复作为介入治疗后的必要环节,不仅能帮助患者病情更快恢复,还能预防其心理问题。
LEVE、LEVD是评估心功能的有效参数,可清晰地反映左心室的功能状况。谷世奎等研究表明,心脏康复能使冠脉血流增加,并增加心肌供氧,提高毛细血管渗透性,使毛细血管交换面积相对增加,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从而加强心功能。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及运动耐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原因为心脏康复通过逐步增加身体活动和运动量,使心脏的耐力得到增强,并改善心肌供血,提升其心肌细胞活力,增强心肌供氧量,进而提升心功能。
部分患者在心脏康复运动方面的依从性仍较差,可能是由于患者对康复运动的认知不足。蒋慧娟等研究者指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采取多元化策略,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可从多维度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患者传授相关疾病知识,帮助其了解疾病,同时强调康复疗法的重要性,可以提高康复运动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经干预后康复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吻合。
本研究中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措施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早期心脏康复护理通过实施目标导向活动,结合个性化护理,可促进患者整体功能快速恢复,从而直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研究表示,心脏康复能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AMI患者PCI术后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受时间、样本量等限制,未能实现长期跟踪随访,后续研究将扩大样本来源,进行远期随访,纳入更多客观的指标,进一步分析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略
作者:王泽琇 冯雪柯 高玮
单位: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CCU
来源:黑龙江医药科学2025年9月第48卷第9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