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自我效能辅助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田雪艳 孟祥旭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发布时间:2025-09-01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肌受损,心肌功能和结构发生改变,静脉回心血量无法充分排出,导致血液灌注不足,由于长时间治疗,患者可出现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强调护士对患者的指导与提醒,对患者主观能动性缺少重视,无法显著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依从性。自我效能护理通过评估患者自身能力,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运动康复护理通过运动训练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功能。本文观察自我效能辅助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经超声心动图、体格检查确诊;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有运动康复综合征;合并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其他心脏疾病;伴有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52~73岁,平均(62.54±5.64)岁;病程2~9年,平均(5.74±1.63)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1例,Ⅲ级10例,Ⅳ级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54~74岁,平均(62.75±5.82)岁;病程2~10年,平均(5.81±1.76)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11例,Ⅳ级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监测其生命体征,加强病房环境护理,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口头向患者进行疾病健康宣教,讲解现阶段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预后情况、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提醒患者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我效能辅助运动康复护理。

(1) 组建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护士长各1名,年资>3年的护理人员2名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包括专业护理技能、护理理论知识、心力衰竭疾病知识、康复训练注意事项等,1次/周,考核成功后上岗。


(2) 自我效能护理。护理人员制作健康教育手册并发放给患者,通过PPT、视频或图片等方式向患者讲解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措施、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了解科学运动对心力衰竭病情改善的意义,鼓励患者提出内心疑问并进行针对性解答;向患者分享提前录制的心力衰竭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案例视频,分享其自身运动体验、战胜疾病的感受等;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邀请患者和康复治疗师共同制订运动计划,患者签字确认。


(3) 运动康复护理。

①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指导其双腿屈膝,一手置于腹部,另一手置于胸前,吸气时隆起腹壁,呼气时收缩腹壁,5~10次/组,3次/d;根据患者病情辅助进行四肢被动屈伸、直腿抬高训练,5min/次,2次/d。

②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嘱患者卧床休息或进行床边站立,短距离步行训练,5~10min/次,1次/d;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在身侧并握拳,屈伸肘关节5~10次后,深呼吸,5~10次/d;朝前方交替伸出两臂,自然呼吸5~10次,进行膝关节屈伸,5~10次/d;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床边用餐、自行沐浴等日常生活活动。

③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指导患者开展骑车、游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30min/次,3次/周;指导患者自行爬楼梯,30min/次,1次/d;指导患者两腿屈膝,上举双臂并外展,深吸气,将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5~10次/组,3次/d;指导患者开展弹力带辅助下深蹲练习,20min/次,2次/周,注意强度不宜过大。在患者运动过程中对其心率进行实时监测,运动强度参考最大预测心率,开始阶段将目标心率控制在最大预测心率的50%~60%。


(4)鼓励式干预。每周组织1次认知行为疗法团体辅导,了解患者的康复运动执行情况、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情绪状态等,对患者取得的进步表示肯定并加以鼓励,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指导患者记录自我管理日记,嘱家属监督并鼓励患者。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估自我效能感,包括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5个项目)、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量表(8个项目)、功能性自我效能感量表(9个项目),总分22~110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自护能力 ,包括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个维度,总分0~172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好。


(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共8个维度,根据本研究内容从中选取5个维度,分别为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各维度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好。


(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和运动耐力。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采用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评估运动耐力。


(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程度,共20个条目,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高。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程度,共20个条目,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CPSS、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PSS、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68b55d93d2673.png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8b55dc3d8fee.png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和运动耐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LVEF、LVESD、LVEDD水平和6MWT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68b55dd0b577b.png


2.4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68b55ddf8b136.png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由于患者反复住院治疗,可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其治疗效果。自我效能护理以患者为核心,评估其心理状态,通过护理进行改善;而运动康复护理通过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可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日常生命质量 。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CPSS、ESCA评分和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自我效能辅助运动康复护理通过播放恢复良好患者的视频,分享其自身经验,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邀请患者共同制订运动方案、记录自我管理日记,帮助患者设定运动锻炼的目标,增强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通过PPT、手册、图片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自我效能辅助运动康复护理将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呼吸训练相结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原则,由被动训练逐渐过渡至主动训练,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逐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缓解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和心功能。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我效能辅助运动康复护理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增强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略

作者:田雪艳 孟祥旭

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2025年7月第 37卷半月刊第13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