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心血管康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探究
作者: 秦伟 等 来源:糖尿病天地发布时间:2022-01-1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发病率及死亡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对于绝大部分的老年冠心病者来说,虽然其心脏左室功能表现正常,但其舒张功能却完全受损,导致其运动耐力明显降低。有研究证明,对心血管患者而言,适当的运动康复锻炼可以改善左心室舒张性能,提高运动耐力有显著作用。本研究于着重探讨心血管康复锻炼,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其运动耐力所起的作用,具体情况做如下阐述。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院心血管科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接收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并对该项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完全了解并签订同意协议,本研究中,没有合并严重肺部、心肝肾疾病患者。康复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2~80(66.8±2.5)岁。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62~79(66.58±3.0)岁。比较各组人员的性别年龄等临床信息没有统计学价值(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进行控制治疗。对康复组在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血管康复治疗,内容包括:①结合病患实际状况为患者布置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坚持科学饮食和规律化的作息。②指定心血管、康复科医师各一名,共同协作为病患实施六分钟步行测试,以此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结合评定结果为病患设计合理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按此计划锻炼半个月之后,再次实施六分钟步行试验,按照实验结果和评定情况对锻炼计划做出调改。③工作人员要和患者主动沟通,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掌握,针对患者负面心理做出针对性开导、安慰,使之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④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讲,讲解疾病的成因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事项,对治病因素加以预防和控制。


1.3 观察指标


采用病患两毫升静脉血,通过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BNP浓度做检测。通过六分钟步行测试为所有患者的步行长度进行对比,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后两方面结果。通过彩色超声技术为患者测定LVEF水平,包括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两方面。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2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均数差,当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BNP浓度及6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后康复组血BNP浓度与6min步行距离方面的数据,经比对均优于常规组(见表1和表2),差异明显(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VEF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6个月,康复组各时间点LVEF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三、讨论


老年群体并发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也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的老年冠心病患来说,虽然其心脏左室功能表现正常,但其舒张功能却完全受损,导致其运动耐力也随之显著下降。有研究证明,运动康复锻炼对心血管病患左心室舒张性能的改善,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提高运动耐力有着显著作用。本研究通过对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主要探讨心血管康复对老年冠心病的患者运动耐力的作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康复组血BNP浓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患者六分钟步行长度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双方病患的lvef水平均没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6个月,康复组各个时间点LVEF明显比常规组更高(P<0.05)。以上效果的实现是由于通过心血管康复治疗,对患者的运动耐力情况进行动态的评估制定康复锻炼计划,使患者的运动耐力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BNP浓度与LVEF指标验证了康复治疗对优化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及促进其运动耐力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成效。


总而言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心血管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对患者运动耐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赵保娟

作者单位:黑龙江齐齐哈尔民康医院

来源:糖尿病天地2021年6月第18卷第6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