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是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效或病变严重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够改善心脏血液供应,降低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命,然而对于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来说,其不仅要面对身体康复的压力,同时还要应对由手术带来的心理负担,包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由于身体功能受限带来的自我价值感的挫败等。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医疗干预方式,主要针对心脏病患者,以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生活能力。程序化随访是一种持续性的护理模式,其根据预先设计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本研究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结合程序化随访对CABG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行CABG治疗的8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3.65±8.22)岁;平均病程(5.72±1.31)年;体重指数(BMI)(22.84±1.90)kg/m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23例,Ⅳ级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4.81±7.63)岁;平均病程(5.18±1.40)年;BMI(23.09±2.47)kg/m2;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22例,Ⅳ级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年龄20~80岁;符合CABG治疗指征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内分泌、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者;合并感染疾病者;合并限制活动能力的疾病者。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对任何异常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可能的并发症。(2)疼痛管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按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3)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对伤口的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如有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4)饮食管理:指导患者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结合程序化随访干预,具体如下。(1)早期心脏康复护理。①病情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询问和记录患者是否有疼痛、疼痛的位置和程度,以及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定期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肾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包括红肿、疼痛、渗出、发热等症状。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②心理支持:护士应积极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理困扰,如抑郁、焦虑等,应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必要时请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鼓励患者参与群体活动,如病友会、心理健康讲座等,减轻其孤独感。③运动康复:术后1~2d,当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床边活动,如转身、坐起、挪动位置等。术后3~7d可以开始进行起床活动,如坐在床边、站立、短距离慢步等,随着身体状况的改善,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在进行运动康复时,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确保运动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呼吸训练是术后早期康复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初期患者可以进行床边的深呼吸训练,每小时进行1次,每次深呼吸5~10次。待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还可使用一些呼吸康复器具,如吹气球、呼吸训练器等,以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气。(2)程序化随访。①组建程序化随访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心脏康复专家、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团队成员需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②创建程序化随访表格: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健康状况包括手术情况、并发症、药物使用、生活习惯等;康复情况包括运动康复的进度、生理指标的变化、心理状态等;随访结果包括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干预措施、随访日期等,表格应灵活可修改,以适应患者情况的变化。③电话随访模式:电话随访的时间为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每次随访的内容和结果需记录在随访表格上,以便于跟踪患者的情况和评估随访的效果。如果发现患者存在问题或需求,应及时进行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分级情况:干预前、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②心理应激: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评分的高低反映了焦虑或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③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包含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等,分数越高表明睡眠状况越差。④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社交功能等8个维度,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NYHA心功能分级分别为(2.55±0.21)级、(1.48±0.20)级,对照组分别为(2.51±0.43)级、(1.95±0.31)级。干预后,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HAMA、HAMD、MAD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PSQI评分分别为(15.43±2.29)分、(9.92±2.78)分,对照组分别为(15.92±2.41)分、(11.37±2.59)分。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总体健康、躯体角色、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生命力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是由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典型的症状为胸闷、胸痛、活动后加重等,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发病机制涉及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异常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当患者病情严重时,如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在早期阶段,尚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然而,对于进展到中度和重度阶段的患者,临床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如CABG,患者可能会经历各种心理应激,包括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心理应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干预的护理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可显著改善心脏病患者的预后。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个体化的锻炼方案、疾病教育、心理支持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引导,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程序化随访包括固定频率的患者健康状况评估,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者视频等通信方式进行的咨询和教育,以及对患者康复进展的持续追踪,通过提供持续的、定制化的关注和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康复的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程序化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MAD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程序化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程序化随访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躯体角色、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生命力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程序化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心脏康复护理联合程序化随访有助于改善CABG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情况,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 作者:孟素琼 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来源:医学临床研究2025年1月第42卷第1期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