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效果观察
作者: 徐子荃 来源:中国知网发布时间:2025-10-16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情况的病症为心衰,同时也是一种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冠心病心衰属于心衰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是这种病的病情虽然比较稳定且临床症状不会加重,却仍旧需要长期对疾病的监测和治疗,以此来控制病情,从而避免病情持续发展等多种特点。冠心病心衰患者会因为心肌缺血,从而使得心肌的收缩力开始持续降低,并且心脏泵血功能也会开始持续减退,从而导致氧气的供应量不够,进而造成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十分容易出现疲惫、气短的状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运动康复护理方案主要通过开展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加强患者的运动负荷,同时还是一种通过上述方法来提升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案。基于此,本研究将着重讨论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影响,具体如下: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为年龄35岁,最大年龄为64岁,平均年龄(48.67±4.23)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4年,平均(2.42±1.21)年。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35-65岁,平均(50.37±4.46)岁;病程范围在1-5年,平均(3.24±1.3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衰。(2)近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心衰加重或是其他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等。(3)患者无认知障碍或是精神类的疾病,并且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全身性疾病。(3)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的疾病。(4)患者在近一年年内已经接受过针对心衰的运动康复护理。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方案


具体内容: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且为患者提供药物、吸氧、饮食、心理等的常规护理措施。


1.2.2 运动康复护理方案


具体内容:心功能II级患者在入院1-2d内,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室内行走,行走100-200m/次,2次/d,等到病情缓解后的3-4d内,可以适当的在行走距离上进行延伸,可延伸至500m/次,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上下楼锻炼,2次/d;心功能III级患者在入院1-2d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简单的上肢等部位的床上训练,病情缓解3-4d后,指导患者练习移步等训练,4次/d;心功能IV级患者在入院1-2d内,指导患者进行被动练习,如翻身等运动,当3-4d时,指导患者开展床上的腿部练习,如脚、踝关节等,当5-6d时,指导患者开展上肢、肩部、呼吸练习等,当7-8d时,指导患者开展椅子治疗,20min/次,2次/d,根据患者的实际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应的运动康复练习;II级患者的护理内容与III级患者完全一致,只需要适当的增加运动量以及运动时间。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开展呼吸练习,如深呼吸、缩唇呼吸练习等,20min/次,2次/d。等到患者出院时,需要将康复练习的内容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至患者的手机,提醒患者必须按照内容进行练习,同时还需要实时向护理人员进行反馈,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反馈的内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帮其进行纠正。


两组患者均需护理12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采用心脏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采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命质量越低;对比两组的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我效能越好;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调查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级,I级表示患者在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后,心脏不会出现异常情况,II级表示患者在进行正常体力活动时会受到轻微限制,但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则可以进行有效缓解,III级表示患者在进行正常体力活动时会出现限制,轻微活动后还会出现心绞痛等症状,IV级表示患者无法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在安静的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经SPSS26.0软件科学评估,对心功能指标、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心功能分级等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显示,组间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计数资料则以频数与百分比形式表示。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而BNP和6MWD

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对比


护理期间观察组的心功能分级中的II-V级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但III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68f05902ca151.png


讨论


当人体的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肌病变导致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心排血量均开始持续降低则有可能患上心力衰竭,并且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冠心病心衰患者尽管在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且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体力活动,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使得患者的活动耐力开始逐渐下降,进而造成患者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还是会出现护理困难等状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过往的临床护理当中通常对冠心病心衰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案,但这种方案只对患者开展一些常规护理,并不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所以需要采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对现阶段的冠心病心衰患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运动康复护理方案是一种为加强患者运动负荷和实体适应性而训练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以此来提升心肺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案。运动康复护理方案同样也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过帮助患者进一步对自身身体状况进行改善,同时还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指导,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观察组的护理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自我效能相较于对照组更高,究其原因,运动康复护理方案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使得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并且对心功能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而观察组的BNP、6MWD、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其原因是,运动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的运动指导,可以持续的增加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从而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可以更好的完成,同时还可以通过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等问题,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提升自我效能、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还为临床护理冠心病心衰患者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值得临床继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略

作者:徐子荃

单位:天津大学海河医院心内科

来源:中国知网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