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张玉侠 等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发布时间:2025-07-30


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正不断攀升,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约1139万。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疾病负担巨大。心脏康复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专业防治体系,通过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风险因素管理等综合干预,最大程度改善心脏病患者身心状况,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教育是确保心脏康复成功的关键,通过向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信息,促进患者了解和实践必要的康复疗法和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鉴于患者对心脏康复的需求和个人特质具有多变性,理想的教育方式应为患者量身定制。但国内外现有的心脏康复教育较为普适,未根据患者异质性针对性开展,易导致患者教育效果不佳和资源浪费。为优化心脏康复教育流程,有必要依照患者需求进行群体细分,帮助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教育内容。


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可根据个体在外显测量项目的得分,敏锐地判断潜在分类,了解各类型人员分布特征和数量占比。因而,本研究采取该方法,探索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类型。另外,根据程继芳等的系统回顾,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与其年龄、性别、婚姻、居住地等人口学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患者的疾病知识、社会支持、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健康状态联系紧密。因而本研究将以上因素纳入,开展不同分类间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进一步了解各类别的特征,为精准开展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6月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30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签署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病情较重,无法配合调查;(2)有精神疾患;(3)合并认知障碍,言语或视力或听力障碍。根据样本量计算原则,本研究共纳入16个自变量,样本量估算为自变量个数的10~15倍,考虑10%的样本脱落率,最终计算得178~267例。最终调查320人,有效问卷301份,有效回收率94.1%。本研究通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号:B2024-018R)。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


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工作、收入、婚姻、病程、心血管病住院史、冠脉介入/冠脉搭桥史、有无其他慢性病。


1.2.2 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information needs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cale, INCR)


量表由肖静等汉化自Ghisi等学者开发的英文原版,用以评估心脏疾病患者的康复信息需求,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不重要”计1分,“非常重要”计5分,该量表共55个条目,包括心脏基础知识、营养、运动锻炼、药物、工作与职业、压力与心理、社会关注、紧急与安全、诊断与治疗、风险因素管理共10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和量表总分均采用条目得分均值表示,INCR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6。


1.2.3 冠心病健康知识评价表


该量表由熊倩等学者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结合访谈和专家函询研制,包含13个条目。采用Likert3级评分法,“不知道”=1分、“部分知道”=3分、“完全知道”=5分。评价表总分越高,表明患者冠心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8。


1.2.4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


由姜乾金等学者翻译自Zimet等编制的原版工具并引入国内,是一种测量个人自我领悟多层面社会支持的工具,该量表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维度,共12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极不同意”到“极同意”依次计1~7分),总分越高反映个人领悟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1.2.5 健康素养量表(health literacy management scale, HLMS)


由孙浩林等进行翻译和改编自Jordan等编制的原版量表。量表分为4个维度,分别为: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共2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满分120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素养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94,重测信度为0.683,量表各个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在0.885~0.925之间。


1.2.6 心脏自我效能量表(cardiac self-efficacy scale, CSES)


该量表国内学者郭昕萌等引进自sullivan开发的原量表,由16个项目组成:症状控制维度(8项)、功能维持维度(5项)和肥胖、吸烟和饮食习惯相关的3个附加项目。每个项目都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0(非常不同意)到4(非常同意),总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2。


1.2.7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


是冠心病患者健康状态的自测量表,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特异性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越好。SAQ量表分为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5个维度,对应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937、1.000、0.519、0.717、0.428,量表总体Cronbach's α为0.759,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量表与SF-36得分作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613,效标关联效度较高。


1.3 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由经研究者统一培训的调查小组进行问卷发放。医院调查地点为心内科病房和门诊,社区调查在社区医院慢病随访门诊开展。调查人员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等,获得冠心病患者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患者完成问卷后当场回收,调查员逐条检查、核对,有漏项则要求调查对象及时补填。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资料双人核查并录入中山医院e Collect数据库。采用Mplus 8.3软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以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的10个维度得分为外显指标,构建数据模型,从1个类别开始增加类别数量,模型拟合指标包括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BIC)以及样本校正的BIC(sample size-adjusted BIC, aBIC),数值越小代表拟合程度越好;熵值(entropy)用来评估分类的精确度,越接近1表示分类越精确(≥0.8表明分类准确率超过90%);基于Bootstrap的似然比检验(bootstrap likelihood ratio test, BLRT)和罗-梦代尔-鲁本校正似然比(lo-mendell-rubin, LMR)用于比较模型之间的拟合差异,P值达到显著水平,则表示第k个类别的模型显著优于k-1个类别的模型。应用SPSS 27.1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影响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各因素对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本研究将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10个维度得分作为外显变量,逐步建立1~5个潜在剖面模型,从模型拟合结果(表1)来看,随着潜在类别数目的增加,AIC、BIC和aBIC值逐渐减小,且减少的速率在3类别时降低;5个模型的Entropy值均大于0.9,且在3类别时达到最大0.975。此时的BLRT和LMR检验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而4类别模型中LMR检验P>0.05。综合考虑各拟合指标,将最终的潜在类别数量定为3类别。3个LPA剖面的平均归属概率分别为:0.975、0.956、0.968,均大于0.9,表明有较高的分类准确性。基于3类别模型,绘制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潜在剖面得分分布图(图1)。


6889cf731c385.png


6889cf4c134dd.png



对不同类别患者的信息需求维度均分分布进行比较,结合量表得分赋值中位数(3分)情况进行命名。类型1(C1)有108例(35.88%),INCR总分(4.64±0.38)分,各维度均分>4分,其中“诊断和治疗”维度得分最高(5.00±0.00分),C1各维度健康信息需求均高于其他两类,故命名为“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类型2(C2)有125例(41.53%),INCR总分(4.10±0.27)分,需求整体偏高,各维度得分围绕在4分上下,但均低于类型1,相比于其他两类,其各维度间得分变化波动较小,得分最高维度与最低维度均分差值为0.73,较其余两类更小(C1和C3分别为0.86和1.65),故命名为“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类型3(C3)有68例(22.59%),该类整体需求得分处于中低水平,INCR总分(3.05±0.70)分,其中“药物知识”(3.63±0.58分)和“紧急与安全”(3.45±0.65分)相较于其他维度得分较高,故命名为“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


2.2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潜在剖面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类别的冠心病患者,其年龄、居住地、工作、年收入、婚姻、病程、住院史、合并其他慢性病、健康知识、社会支持、健康素养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潜在剖面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类别作为因变量,纳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3。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工作、社会支持、健康素养对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分类产生影响。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与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相比,年龄偏低、病程偏短、在职、社会支持水平高、健康素养高者更可能进入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与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相比,年龄偏低、在职、健康素养高者越可能进入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与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相比,年龄偏低、病程偏短、社会支持水平高者更可能进入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

 



6889d0207be4a.png


3 讨论


3.1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特征


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进行LPA分析,将患者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提示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存在群体异质性。(1)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该类型患者对心脏康复各方面信息需求均较高(总体4.64±0.38分),特别是对“诊断和治疗”更有极高需求(得分5.00±0.00分)。Shi等的研究指出,对“疾病治疗”信息需求强烈的患者往往治病心切,急切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获得健康,重回社会。这提示医护人员需要给予该类患者各方面康复信息的详细指导,特别是疾病诊疗和药物方面的,以帮助其正确开展康复。同时,建议联合多学科专业人员,包括医疗、护理、营养、运动医学、心理等,为患者开展综合全面的支持。但同时也需让患者戒骄戒躁,做好将冠心病作为慢性病长期应对的准备。(2)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该类患者需求强度相较全方位高需求型有所降低(总体4.10±0.27分),其病程上亦更长(平均55.36±73.39个月),因而其对心脏康复基本信息可能已有所了解,患者趋向于对各类知识平等对待,多维提升,稳步推进自身康复。这提示医护人员要定期不断地为患者提供各类康复信息,保证患者能够接收到各种心脏康复新知识,并不断扩展知识深度,实现稳步康复。


(3)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该类患者整体需求得分处于中低水平(总体3.45±0.65分),尤其“工作与职业”信息需求得分(1.97±0.89分)最低,对“药物知识”和“紧急与安全”信息需求相较于其他方面更高,但其得分也仅处于中等水平。结合相关研究,信息需求较低往往与患者身体机能差、社会支持水平低有关。这提示该类患者应是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人群,其需求低并非意味着患者无需相关知识,医护人员应主动提供关怀,为患者进行院内院外串联的连续性护理,根据患者疾病康复知识水平提供针对性支持。


3.2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


3.2.1 年龄与病程


在本研究中,年龄低、病程短者归属于“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年龄高、病程长者归属于“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的可能性较大,“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和“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的病程无显著差异,但两类患者相比,年龄更高者更倾向归属于“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1)年龄的影响:年龄增长易使患者对生活的期望和学习能力普遍降低,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趋向于特定和狭窄,这便解释了平均年龄最大的C3类患者群体更倾向于关注药物和急救等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的信息而忽略其他康复信息。相比之下,年龄偏低者有更多的融入社会、自我改善的要求,趋向于将精力平衡布置于各个方面,以全面平维系自身健康。(2)病程的影响:Gambling等的研究指出,诊断初期的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对各种健康相关内容都高度关注,特别是在疾病治疗和药物方面有极大需求。随着病程变长,患者往往已逐渐积累了部分心脏康复知识,其总体需求减少。因此,建议医护人员根据年龄与病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脏康复支持,年龄和病程低者给予全方位的心脏康复指导,特别是病程短者需着重在诊疗和药物方面多给予教育;而年龄高、病程长者应根据其实际需要,重点关注于药物、急救等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内容。


3.2.2 在职状况


本研究发现,在职者归属于“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和“多维度信息需求平衡型”的可能性更大,退休/无业者归属于“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可能性更大。究其原因,在职者相比于退休者更需要维持更好的健康状态以适应工作、生活和社交的需要,这使得其更需要各种心脏康复知识促进健康。


同时在职者的社会联络往往比退休者更广,易接收到各类健康信息,促发其心脏康复需求。当然由于本研究调查的样本以中老年人为主,退休/无工作者已占半数以上(165人,54.8%),因而“工作与职业”相关的心脏康复信息在各类型患者中均处于得分末位。这一结果也提示我们,为中老年患者作心脏康复指导时,在职状况应作为细分患者的重要考虑因素,对在职者的教育应全面细致,为其制定康复计划更是应以其能够回归工作岗位为目标,而对退休者的教育应根据其实际生活中的需求针对性提供,以能帮助其实现日常生活和社交为目标。


3.2.3 社会支持


根据分析结果,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归属于“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的可能性更大。由于“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患者各方面需求均高于其余两类,这说明社会支持的作用在于促进患者对心脏康复全面的高需求。这与Pushkarev等以及孙延利等的研究一致。社会支持高意味着受到更多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帮助,患者与他人交往过程易获得健康信息和观点,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激发更多学习需求。当然,社会支持的作用不仅在于促进心脏康复需求,Freak-Poli等的系统评价回顾了25项研究后得出,社会支持有助于心脏病患者参与院外康复、减少再入院、改善生存结局。因而,建议医护人员重视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调动医疗专业人士、家庭成员、社区服务工作者、各类志愿者,与患者组成社会支持网络,以促进医院、社区和家庭共同支持,参与心脏康复管理。


3.2.4 健康素养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健康素养程度越高,归属于“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和“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的可能性越大,由于“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平均需求得分最低,这意味着更高的健康素养与更大更全面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而健康素养低的患者更倾向于关注药物、治疗等直接与生命健康相关的需求而忽视其他的心脏康复需求。这与Tenbult等的研究结果一致。Isselhard等通过团体访谈发现,健康素养推动患者心脏康复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升心脏康复意识和健康知识、寻求和评估健康相关信息、制定康复计划、承担康复责任以及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因而健康素养高自然会推动患者主动寻求更多专业知识和信息以更好实施康复。因而,建议医护人员制定康复计划和健康教育时考虑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对于健康素养较低的者,医护人员应主动提供帮助,提供更为简单明了的信息,采取易使患者理解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提升知识,从而更全面地参与到心脏康复过程中。同时,对于健康素养较高的患者,可以提供更多元化、深层次的健康信息和资源,以满足他们更广泛的信息需求,推动他们在心脏康复道路上取得更好的进展。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存在异质性,可分为全方位信息高需求型、多维信息需求平衡型、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3个类型。年龄、病程、在职状况、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这些因素会影响冠心病患者归属于以上类型。建议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分类特点和影响因素,针对性采取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其中特别是对于需求水平整体偏低的“药物和急救信息需求优先型”患者,需关注其社会支持和健康素养水平,加大主动关注,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采取易使患者理解的教育方式,促进心脏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因研究条件限制,本研究样本来源仅限上海的医疗机构,研究通过同时纳入大型医院和社区医院就诊人群以增加其代表性。后续可通过增大样本选取的地域以进一步增加结果推广性。同时未来可采取纵向研究,了解冠心病患者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变化轨迹,进一步开展需求类型细分。

参考文献:略

作者:徐晓华[1] 张玉侠[1] 陈碧华[2] 施岚[2] 林颖[1] 刘睿艳[1]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1]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