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不可治愈、可以控制的疾病。目前的证据显示,使用充分的有循证证据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卒中和再住院率仍达25%[1],4年累积病死率达22.6%。国内外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不能持久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而国内外研究数据一致证实,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医学运动治疗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可以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和早死风险达21-34%[2]。
欧美各国根据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出了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医学运动治疗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指南[3-5],将心脏康复作为I类推荐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其中医学运动治疗是容易被临床忽视和不好把控的部分,临床开展安全有效的运动治疗,治疗原则包括系统评估、运动处方制定、运动风险监测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但不同疾病从运动康复角度讲,运动前风险评估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着重点以及运动风险监测内容都略有不同。
近期,我们对不同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康复策略作一介绍,以期促进不同心血管疾病运动康复的个体化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
患者的运动康复
急性冠脉综合征运动康复的目的是促进机体的恢复,控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身体耐缺氧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回归社会,预防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和猝死。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康复治疗不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左心室功能,延缓心室重构,控制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对ACS患者,如没有并发症,发病后次日即可开始运动指导和危险因素治疗;如有并发症或心肌梗死面积很大,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运动康复,体力活动程度可根据患者症状逐渐增量,建议患者参加院内监护下心脏康复治疗4周,随后参加院外心脏康复治疗。(具体方法见下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运动康复核心内容:
1.患者评估
病史:了解ACS的发病过程。
体格检查:检查PCI穿刺点及四肢动脉脉搏。
运动能力和缺血阈值评估: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后4周内,进行心率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或平板运动试验(如有条件,推荐心肺运动试验,),4-7周进行极量运动试验。
2.体力活动咨询
体力活动:缓慢、逐步增加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爬楼梯和骑自行车,并辅之以日常活动的增加(如园艺或家务活)。
运动指导:在运动能力超过5 METs且无症状存在的情况下,患者可以恢复日常体育活动;否则,患者应当使用最大运动能力的50%进行体力活动并逐步增加。
3.运动训练
心率或心电监护下的有氧运动训练处方:
低风险患者:开始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负荷(METs)或症状发作时心率的55%-70%,3次/周、每次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消耗热量应≧1500千卡/周。
中至高危患者:与低风险组相同,但开始时运动强度低于最大运动负荷(METs)的50%。
抗阻练习:每周2-3次,隔日一次,每次8-10个肌群,强度为每个肌群部位从每组重复10-15次开始,逐渐增加到2-3组,感觉中度疲劳为准。
4.营养咨询
应通过消耗能量(体力活动)来平衡摄入的卡路里,以避免增加体重。
5.血脂管理
所有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使TC<175mg/dl和LDL-C<100mg/dl,极高危患者TC<155mg/dl和LDL-C<70mg/dl;甘油三酯<150mg/dl。
低胆固醇及低饱和脂肪的地中海饮食。
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6.心理管理
抑郁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CS患者使用PHQ-9量表进行抑郁筛查。
7.运动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训练要严格按照处方的运动强度来执行,运动处方的频率强度时间都需采用渐进性原则;
采取医疗监测和/或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运动中的风险,包括血压、心率和症状识别;
抗阻运动中强调用力时呼气的呼吸模式。
参考文献:
1. Fox KA, Dabbous OH, Goldberg RJ,et al. Prediction of risk of death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six months after presentation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rospective multina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GRACE) [J].BMJ,2006,333(7578):1091.
2. Suaya JA; Stason WB; Ades PA, et al.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urvival in Older Coronary Pati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09;5 4(1):25-33.
3. Leon AS, Franklin BA, Costa F, et al.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Subcommittee on Exercis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the Council on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tabolism (Subcommittee on Physical Activity),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 Circulation,2005, 111(3):369-376.
4.Corrà U, Piepoli MF, Carré F,et al. Secondary prevention through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counselling and exercise training: key components of the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ec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J]. Eur Heart J,2010,31(16): 1967-1974.
5. Fletcher GF, Ades PA, Kligfield P, et al. Exercise standards for testing and training: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13,128(8):873-934.
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心脏康复网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分享更多学术内容的目的,转载仅做学术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