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适者生存!JACC研究重申心肺适能是生命体征
作者: 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发布时间:2022-08-12

心肺适能,也称心肺耐力,是指将氧气从大气中输送到骨骼肌,然后用于身体运动的综合能力。


之前,美国心脏协会曾提出,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是一种“生命体征”,就是判断生与死、健康与疾病、病情轻重缓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


近期,JACC一项对超过75万人的分析发现,心肺适能不佳比任何传统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都危险,可谓“适者生存”!


作者指出,如果个人达到中等心肺适能,也就是说,通过满足每周150分钟的身体活动,死亡率风险将降低一半。


在整个队列和每个年龄组中,较高的运动能力者,死亡率风险较低。具体而言,每增加1代谢当量(MET),死亡风险降低14%。


男士和女士的心肺适能达14 MET时,死亡风险最低,分别降低76%和77%。


最高心肺适能男士和女士比最差者分别多活6.0年和6.7年。没有发现心肺适能极高有风险。


研究者指出,人在30岁后,心肺适能每年下降1%,但是,如果保持较高的活动水平,与年龄相关的下降幅度将减少一半。


同期述评强调,改善心肺适能应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目标,类似于改善血脂、血糖、血压和减重。提高心肺适能主要是通过定期的运动,但全球人群都严重缺乏运动,久坐行为普遍,这很危险。


在临床上,常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来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其测量值包括最大摄氧量、峰值摄氧量、无氧域等,是临床评估心肺功能、制定运动处方的金标准。


研究纳入75万人,年龄30~95岁,平均年龄61.3岁,平均随访10.2年。


来源:


[1]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Mortality Risk Across the Spectra of Age, Race, andSex. J Am Coll Cardiol. 2022, 80(6):598-609.


[2] Carl J. Lavie. Fit Is It for Longevity Across Populations. J Am Coll Cardiol, 2022, 80 (6) 610–612.


[3] 赵青,马秀平,罗勤,等. 应用心肺运动试验评价动脉性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疗效.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750-754.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08.004【长按或扫描二维码查看全文】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