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
作者: 邵蕾 等 来源:医学杂谈发布时间:2022-12-05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心肌突然持续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我国近年来发生率越来越高。许多人认为心肌梗死就是血管堵了,只要把堵住的血管打开了人也就没事了。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心肌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适当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等才能渐渐恢复,即使是在术后也需要格外注意、密切监护。


一、心肌梗死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概念不仅仅是运动,还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限酒、饮食营养、体重管理、睡眠管理和运动指导)。


1.1 良好的情绪


很多病人在心肌梗死后会非常的紧张、焦虑、害怕,这种紧张的情绪很容易使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影响病人的康复。因此,病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心态,多去与人沟通交流,培养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这不但能缓解紧张心情,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心态平和、不容易生气。


1.2 科学的运动


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要进行科学而充分的运动康复锻炼。用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患者康复前身体所达到的状态,便于开立康复处方。康复的程序包括患者进行热身训练,然后进行30~60分钟的训练阶段,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性运动等。患者运动30~60分钟之后需要放松运动5~10分钟,这些运动最好采取有氧运动的方式,比如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初始时间运动在20分钟左右,逐渐增大运动量,频率是每周3~5次,强度为最大运动强度的50%~80%。患者做阻抗运动主要的是举哑铃、杠铃,要循序渐进,初始的重量要低一些,如果没有疲劳感再逐渐增加;柔性运动一般是做抻拉这样的运动。院外的长期康复很重要,建议这样的患者定期到医院门诊进行康复锻炼。


1.3 合理的饮食


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期间并不适于大补,正常的饮食就能满足身体所需,且需要饮食清淡、营养全面,坚持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方式,可以多食用一些蔬菜、谷物、水果等植物类食物,在烹饪方式上也是尽量选择低脂肪酸的植物油,采取蒸、炖、清炒等,避免油炸、烧烤、重油爆炒等方式。


1.4 良好的习惯


烟、酒、熬夜、重体力劳动等对于心脏康复是非常不利的。重体力劳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和耗氧量,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抽烟喝酒对心血管的危害也是众所周知的,它会刺激血管收缩、增加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液供氧量等等,所以在心脏康复过程中,一定要戒烟限酒。


二、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


中医方面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康复治疗。中医学认为,心梗的康复治疗根本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恢复心主血脉的功能,逐渐促进体力恢复。现在常用的益气活血化瘀中药制剂都取得了显著疗效。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刮痧治疗、穴位按摩,都会起到预防心绞痛发作的作用。此外,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一些缓和的运动,对心梗病人的康复,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略

作者:邵蕾,李欧

来源:医药合璧·医学杂谈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登录后参与评论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