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睡眠干预措施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作用
心理、睡眠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是此类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冠心病属于一种临床上普遍存在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是因机体内的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产生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情况,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等严重后果造成的。疾病发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症状
规律运动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对于合理预防和治疗代谢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尤为重要。高心肺适能(CRF)可提高运动刺激的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一项科学声明,对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较低的1级高血压(130–139/80–89 mmHg)患者的管理提出了实用建议,填补了指南空白。
研究组患者通过运动康复治疗后AT、VO2max、O2pules水平提升,提示心功能有所改善。分析原因,有氧运动会使全身血液重新分配,改变血流动力学指数,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细胞 氧 化 酶 活 性,
心肺运动试验为当前临床使用率较高的诊断技术,可较为直观的对人体心肺功能等进行检测。其结合多种检测技术于一体,将活动平板、电子计算机系统以及踏车系统相互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的负荷条件,针对人体氧气消耗情况
根据4月19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心力衰竭 (HF) 患者的肺炎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 (HFpEF) 并与死亡风险的增加相关。
近期,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了中国高龄老年人血压水平适宜范围指南。综合考虑现有研究证据,指南推荐中国高龄老年人的收缩压适宜范围为110~150 mmHg,舒张压为70~90 mmHg。
近日,多位专家教授共同撰写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版)》发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测量和心率管理等提出了实用临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