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进展 >
  • 心脏康复评估量表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期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心脏康复是指通过积极的身体锻炼、心理干预、行为及社会活动训练等方式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及躯体症状,预防不良心血管疾病发生,促使患者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系统性治疗。根据心血管患者不同心脏康复时段可分为

    2022-03-16 1989
  • 运动干预对社区高血压运动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性的作用都是肯定的。国外学者的研究证实,定期运动对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和血压控制是很有意义的。自我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强调患者的主体意识

    2022-03-15 1123
  • 心肺运动终止试验血压值的标准设定探讨

    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我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已高达200万人,其直接医疗费用每年达366亿元。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会在运动过程中升高。静息血压正

    2022-03-14 1922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病人中医心脏康复研究进展

    康复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两百多年前,最近50年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 tdisease,CHD)发病率和致死率激增而迅速发展。胡大一教授认为心脏康复主要经历了4次跨越。

    2022-03-14 1443
  • 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效果、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AMI患者大部分有脑部动脉硬化情况,对脑部血液的供应水平造成影响,患者心肌梗死之后减少脑部的血液流量,从而加重脑组织的循环障碍。而PCI术后实施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缓解静脉血液的回流情况,对其血

    2022-03-11 1454
  •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促进对策

    娱乐活动、呼吸困难、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及娱乐活动均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根据以上分析对心脏康复采取足够重视,并通过构建支持环境、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教育,促进其康复积极性,

    2022-03-10 1543
  • 6分钟步行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心力衰竭分为慢性与急性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四肢乏力、体液潴留等症状。心功能检测标准属于判断该类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同样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

    2022-03-10 1297
  • 运动与肥厚型心肌病矛盾吗?

    当前我们对肥厚型心肌病(HCM)致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促进了医疗护理的改善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以前关于此类患者的运动建议非常保守,提倡久坐的生活方式。不过已有新的证据表明,运动对HCM患者心血管疾病可以

    2022-03-09 1472
  • 积极管理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肥胖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SCD及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健康人群维持体质量在参考范围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患病的可能,但对于有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心力衰竭的肥胖

    2022-03-08 1519
  • 心率在健康维护的角色

    安静状态下,所量出的心率,跟身体测量时的姿势,如躺、坐与站着相互比较时,躺着最低,坐着次之,站着最高。身体姿势增高,心脏需要克服更高的血流阻力,耗费更大的力气,将血液送至身体各个部位,差异分别在两三下

    2022-03-07 1262

登陆/注册

通过手机验证码即可完成注册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