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的坏死称为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衰为急性心梗后、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出现的心衰。近年的研究证实以运动锻炼为主要内容的心脏康复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显著改善了心功能,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医疗费用,比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本文就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患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心脏康复治疗的机制和作用
有研究发现,运动治疗可抑制炎症因子过度表达,改变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 心肌重构。还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使部分心肌的功能逐渐恢复、心率降低,从而使心脏充盈时间延 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减轻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管舒张因子释放增多,心衰症状缓解。有证据 证实,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运动耐量,减少心脏康复患者的住院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一项基础研究中,内皮细胞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有证据表明,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内皮细胞水平,从而使受损的内皮细胞更好的修复。
2 心脏康复治疗的安全性
患者对心脏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顾虑。美国的一项临床试验中,28名中度心血管危险的 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分为 2组,其中14人被分配到心脏康复组,14人被分配到混合监测方 案组。试验期间,没有记录到与心脏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中国的一项临床研究中,将 80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52 人被分配到心脏康复治疗组,28人被分配到对照组,心脏康复期间,没有出现与心脏相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能耐受运动的心肌梗 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需尽可能开展运动训练。
3 心脏康复治疗的五大处方
3.1 运动处方
运动康复费用低、获益高,处于整个心脏康复治疗的核心。有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康复后,左心室扭转减少,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慢跑、瑜伽、太极拳、游泳等。Patil 等研究表明,瑜伽能有效改善心功能,还能在心脏术后的 5 年内更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
3.2 药物处方
目前药物处方有以下几种类型:抗血小板药物,ACEI和ARB,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严格执行药物处方对疾病预后非常重要。Kotseva 等的研究证实,进行心脏康复的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 得到显著提高。药物治疗可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药物处方越来越规范,应根据最新指南结合患者具 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药物处方。
3.3 心理处方
通过心理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Wurst 等研究表明,心理疗法对提高运动能力有积极作用,使患者恢复更快。心脏康复治疗后,精神状态的改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给予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状态的患者精神支持和心理疏导,制定个性化心理处方,有利于患者早日恢 复。
3.4 营养处方
有证据表明,摄入胆固醇过多、蔬菜水果过少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饮食需合理搭配, 多吃蔬菜水果、大豆,适量吃鱼、鸡蛋、瘦肉,控制盐、油、糖的摄入,戒烟戒酒,按时吃饭,保持体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营养处方,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饮食指导,使患者认识到营养处方的重要性。
3.5 戒烟处方
吸烟是冠心病的一项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烟草中的有害成分会促进炎症反应,脂质氧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加快心血管病进展。吸烟可损伤血管壁,增加血栓风险。建议吸烟的患者积极戒烟, 并给予戒烟指导,尼古丁依赖量表可评估烟草依赖程度,烟草中成瘾物质较多,必要时使用戒烟药物辅 助戒烟,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4 小 结
心脏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目前我国心脏康复治疗未广泛运用,患者依从性较差,如何推广心脏康复治疗并提高 患者参与率需进一步探讨。对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心脏康复治疗方案,才能保证心脏康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略)
声明:
1.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是注明 “来源:心脏康复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授权转载时须请注明“来源:心脏康复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学术分享的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改或删除。